2020.11

cutesnake 发布于 2020-11-03 26 次阅读


11.3

今天又上来自己的网站上看了看。实在是久疏管理了,申し訳ありませんでした。事実は、并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。只是每天都觉得很累,太累了,晚上又没有办法好好休息,连续地熬夜玩手机,各个方面都落下了许多。

其实就算只是立规矩的话,也很纠结。给自己设的限,常常是没用的。一如今年的新年愿望,开头一两个月总觉得有戏,到三四月就累了,苦苦坚持;到五六月就彻底放弃了、無理無理!再后来,就仿佛只是在看笑话一样看着自己最初的愿望了。这也是正常的,同时也很悲伤。正常在于我要是实现了,那我其实是无从想象我现在过着是怎样的一种马斯洛所描述的“高原体验”一般的生活;悲伤在于自己践踏了自己的愿望,还不允许自己进行反驳。

取り敢えず、要扭转如此这样的负反馈循环。要转到正轨上来啊!!!好事并非一点没有、我并没有在虚度人生、其实我还是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。虽说理解这些事情是理所当然的,可我偏偏就缺少这样带来正面情感的基因。总是在敌人到来之前就先将自己击溃。所以只好后天进行补足了……每天吹一吹自己吧,虽说今天可能很糟,但可能会更糟的,而这更糟的没有发生,这已经算是相当不小的功绩了吧……作为一个人而言、生きる、这才是最最重要的事情啊。再怎么样而言,心态一旦爆炸,那可全都完了。“至少固守住了根本”,发生再怎么样的事情,也可以这样安慰自己吧。生性爱死磕的我,总是需要这样一点点啊Q精神来原谅自己的啊。

查阅网站访问记录时,发现10月27日尊敬的前辈NiceBowl来访了,相当的兴奋。10月29日在英语课上做了关于如何建立网站的演讲,很明显地感觉到没人能听懂,虽然我是抱着一厢情愿的热情去讲。然而还是带来了不少的访问。大家都是客人,之所以建立这些个网站,根本还在于我是乐意分享我的各种东西的。虽然明白或许会有恶意的攻击,但至今为止的大家都抱着很好的善意。感谢。

もうひとつ、作息,我想要调整。感觉已经好多天没有好好睡觉了。早上醒来头晕晕的不想上课的情绪越来越重,甚至成了事实。在身体需求和作为学生的责任感之间,来回拉扯的前额叶,实在是辛苦得很呐。其实不必面临这样的困境的。好好睡觉不就好了。10点上床,10点半睡觉,最好成为雷打不动的铁律。原本在夜里做的事情,白天做就好了。

最后。虽说最近学习一点也不上心,可游戏水平可谓是突飞猛进啊……arc也好(昨天体会了8级区Bookmaker (2D Version)初见98.6w的感觉,直接ptt+0.03我都惊呆了),和平精英也好(昨天沙漠独狼一穿三接着又来一波一穿四,今天海岛连着几波一穿二吃鸡),几乎每天都练习,一点也没落下。我自己也很纳闷,就凭每天这点可怜而且混乱的睡眠,也可以拥有这样的状态吗?啊啊,要是学习也有这股劲力就好了!无数次这么想。然而,不论怎么说这也是好事吧,这并不是谁都可以的事情。无论在哪一方面,取得进步都是艰难的事情,需要付出相当的努力。正是在这样的事情上,我看到了自己生的一面,或许还是有戏的吧,俺は。想起了周末不分昼夜地看完的《半泽直树》1和2里的近藤和濑名社长有关剑道的场景。“面!面!面!”是血性,让人能爽,能进取,能拼搏。不论如何,冲了再说。

11.9

今天在读这篇新闻的时候有点感想:

https://tech.qq.com/a/20190125/001322.htm

与国际象棋或围棋不同,星际玩家面对的是“不完美信息博弈”。
在玩家做决策之前,围棋棋盘上所有的信息都能直接看到。而游戏中的“战争迷雾”却让你无法看到对方的操作、阴影中有哪些单位。
这意味着玩家的规划、决策、行动,要一段时间后才能看到结果。这类问题在现实世界中具有重要意义。
为了获胜,玩家必须在宏观战略和微观操作之间取得平衡。
平衡短期和长期目标并适应意外情况的需要,对脆弱和缺乏灵活性的系统构成了巨大挑战。
掌握这个问题需要在几个AI研究挑战中取得突破,包括:
博弈论:星际争霸没有单一的最佳策略。因此,AI训练过程需要不断探索和拓展战略知识的前沿。
不完美信息:不像象棋或围棋那样,棋手什么都看得到,关键信息对星际玩家来说是隐藏的,必须通过“侦察”来主动发现。
长期规划:像许多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一样,因果关系不是立竿见影的。游戏可能需要一个小时才能结束,这意味着游戏早期采取的行动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有回报。
实时:不同于传统的棋类游戏,星际争霸玩家必须随着游戏时间的推移不断地执行动作。
更大的操作空间:必须实时控制数百个不同的单元和建筑物,从而形成可能的组合空间。此外,操作是分层的,可以修改和扩充。

有关并不立竿见影的宏观战略及微观操作的平衡,在生活中也是很好的思维课题。另外还有一个有趣的想法:也许我每天并不只是在活着,与此同时我总在训练着自己的模型。游戏也好、学习也好,总有着一套训练方法,和一套考核标准。无论做什么事情,都总是有考核的。模型,修改出厂设置,修改参数,增加训练轮次,都是取得更好成绩的方法。任何时候我都可以做出改变,但是训练轮次的叠加起作用之前,往往改变导致的好坏效应并非立竿见影。

啊啊,我晕了,但是好有意思啊~

11.12

就算知道后天就要考试了,学习的弦依然绷不起来……倒是arc推了10首的分,ptt加了0.12……想用力却一点也用不出来,我垃圾的话,就垃圾在这些地方吧……

11.30

线代刚考完。。居然考成考成这样。。。我在思考我作为一个学生,当场直接去世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会不会更大一些。

最后更新于 2020-11-30